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南怀瑾老师:这几样我都碰到过,自己都觉得稀奇竟然还能活下来-热点在线

2023-02-24 00:55:15 来源: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

千古文人相轻,千古以来文人都看不起别人。老话说,文章是自己的好,太太是别人的好,这是中国人的通病。人的心理都如此,不只是知识分子,你看佛教界里也是,批评这个法师那个居士不对,甚至骂人。佛教怎么会兴起来?都不团结。所以你们问我,某某人这么讲的,对不对?我从不答复。你不提人名,说有件事这么说对不对,我或许会答复你。一牵涉到人我,决不答复,否则就是犯了菩萨戒的“自赞毁他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文人千古相轻,我说,宗教是千古相仇。不管信的什么教,信教的人彼此是仇人啊!比文人还厉害。越是信教的,那个恨人的心理越比普通人重。佛说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结果宗教团体的人我是非特别多,我听了就烦。

那么江湖呢?江湖是千古相忌。文人千古相轻,宗教千古相仇,江湖千古相忌,这几句把世故人情都说完了。

《维摩诘的花雨满天》(东方出版社)

------------

有一次,某大学一位哲学研究所的学生问我:“学禅学佛的人,起码是应该看空一切。为什么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为了衣钵,还要犹如避仇一样地逃避争夺的敌对派?这样看来,又何必学佛修禅呢?”这与达摩大师来传禅宗心法,为什么还有人要五、六次谋害他,都是同一性质的问题。

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号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,本来就有这样丑陋而可怕的一面。古语说“文章是自己的好”,所以“文人千古相轻”,争端永远不息。这所谓的文人,同时还包括了艺术等近于文学的人和事。其实,岂但“文人千古相轻”,各界各业,乃至人与人之间,谁又真能和平地谦虚礼让呢?所以“宗教中千古互相敌视”,“社会间千古互相嫉恨”,都是司空见惯,中外一例的事。

人就是这样可怜的动物,它天生具有妒嫉、仇视别人的恶根。倘使不经道德学问的深切锻炼与修养,它是永远存在的,只是有时候并未遇缘爆发而已。况且还有些专讲仁义道德和宗教的人,学问愈深,心胸愈窄,往往为了意见同异之争,动辄意气用事,乃至非置人于死地不可。佛说“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”五毒,是为众生业障的根本。妒嫉、残害等心理,都是随五毒而来的无明烦恼。道行德业愈高,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。所谓“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”,也包括了这个道理。

印度的禅宗二十四代祖师师子尊者,预知宿报而应劫被杀。后世密宗的木讷尊者,具足六通,也自甘为嫉者饮毒而亡。此外,如耶酥的被钉十字架;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饮毒受刑;孔子困于陈、蔡,厄于鲁、卫之间,其所遭遇的艰危困顿,唯仅免于死而已。达摩大师最后的自愿饮毒,对证他所昭示的“四行”的道理,可以说他是“心安理得”,言行如一。后来二祖神光的临终受害,也是依样画葫芦。达摩大师自到中国以后,被人所嫉,曾经被五次施毒,他既不还报,也无怨言。最后找到了传人,所愿已达,为了满足妒嫉者仇视的愿望,才中毒而终。这便是他以身教示范的宗风。以现代语来讲,这是真正的宗教家、哲学家的精神所在。

真正得了道的人,一定能“吉凶与民同患”。真正得道的人,不但不用神通,而且灾难来时能够躲得开也决不躲。在佛学的名词这叫做“应劫”。劫数一来,该杀头的时候,便伸出头来让人杀,痛快地杀,这就是得道的人。真正得道的人,跟普通人一样。为什么呢?“吉凶与民同患”。民不是光指老百姓,而是一切众生。用现在的话讲,就是好的、坏的,人家共同平等,不因为自己有神通、有本事,而享有特殊的遭遇。

《禅话》《易经系转别讲》(东方出版社)

-----------

我常跟同学说,我看到学者就怕,看到文人就怕,看到艺术家就怕,看到能干的人就怕,很多人我看了就怕,怕什么?自古以来,文人、学者、艺术家都犯了同一毛病:“文人相轻”,看不起别人,文章是自己的好,儿子是自己的好,不过妻子是别人的好,是不是这样?

我们小时候读过一首名诗:天下文章在三江,三江文章属我乡。我乡文章算舍弟,舍弟随我学文章。三江就是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。讲了半天还是我第一。文人个个如此,人人一样。算命的、看相的、玩艺术的,都彼此“千古相轻”,相互嫉妒,甚至于打架。看别人生意好就眼红,某某人八字算得好也不服气。

搞宗教的都是“千古相嫉”。你的庙子旺,我的庙子不旺,恨死你,恨不得夜里一把火烧了你的庙子,或念个咒子把你的庙子毁掉。

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”是古人说的,我则加了两句:“江湖千古相仇,宗教千古相嫉”,我三样都碰到过,真是可怜哪!有时我闭眼睛一想,都觉得还很稀奇,在“千古相轻”、“千古相嫉”,“千古相仇”几重的压力之下,竟然还能活着,而且活到几十岁,也差不多啦!

《药师经的济世观》(东方出版社)

******

赞赏

感恩您对本公众号的慷慨赞赏(请识别下图二维码)。不论多少,是心意也是鼓励!

******

文章转载可开白。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。相关文章均由“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”整理首发。

关键词: 文人相轻 东方出版社

相关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南技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